被「過度強調」的 十字交乘法

有熊老師
4 min readSep 15, 2018

--

有網友質疑:「不用十字交乘法,怎麼分解
6x²-19x-36」

我說:
就是( a x+ b) ( cx + d ) 其中 ac=6、ad+bc=-19、bd=-36

6= 1x6、2x3
36= 1x36、2x18、3x12、4x9、6x6

ac維持正數,則bd一正一負,觀察發現 27–8 = 19
得 (2x-9)(3x+4)

而十字交乘,要嘛就是上述分析完的驗算;要嘛就是連分析都沒有,直接不斷找例子去「試誤 + 驗算」

那個「大叉叉」,其實,真的沒有幫我們「更快想到 abcd 要放什麼數字」 — 它只是輔助驗算而已。

我常看到新教的學生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時,寫了兩個x和一組交叉線後,不知道該怎麼分解,然後問我:「這題無解嗎?」

我都會嘆一口氣……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你配不出一次因式,寫了那個叉叉也配不出來

— 因為十字交乘是用來輔助驗算的,你沒寫下數字,要驗算什麼?

(十字交乘的格式「不會」幫助你找到該寫的數字)

更何況那題搞不好就是分解不出來的 — 而他們根本不會動念去寫配方法……

他們壓根就把十字交乘當成「解一元二次最重要、首要的步驟」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叫學生「一定要十字交乘」?

.

但,我要補充說明一下:

「分析係數因數的組合」很重要、很值得教 — 我認同。

但「分析係數因數的組合」並不是「十字交乘法」的內容

— 很多人,是在「十字交乘法」這一小節教分析係數因數 的沒錯;

但在這整個數學解題的流程中,我們是先透過分析係數因數,找到了可能的因式,再「利用十字交乘(直式乘法)」 去驗算。

「十字交乘法本身,只是用來驗算而已」

不寫那個大叉叉,一樣可以分析係數因數
— 寫了那個大叉叉,其實也無助於分析係數因數

.
◎我絕對不是要主張「因式分解教太多」或「非乘法公式、拆項 的因式分解教太多」

如果可以,我希望「十字交乘法」那一小節能夠正名為「利用分析係數因數的組合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或簡稱:分析係數法)

讓學生、讓老師都知道「關鍵其實是在,去分析係數因數」而非「十字交乘法」這個格式。

— 明明有助於解題的是分析係數,章節名稱卻是用來驗算的「十字交乘」

.

( 歡迎 轉發給你認為有需要的 國/高 中學生、教師)

其實不少學生在國二「被要求一定要寫十字交乘」的那段時光,心裡是不情願的。

老師「要求一定要驗算」是對的,因為很多學生會亂猜,但驗算不一定要用十字交乘。

不愉快地學了這個格式,又誤會它是解題的第一步,沒有理由的先寫了再想

— 對解題沒幫助,而且卡住了配方法的思路

這部份的課程真的應該被改良。

雖然每一部份的課程改良,帶來的改變可能只有一點點;
但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希望以後的學生,都能學得更好、又更輕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