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我是怎麼爬出陷阱的,因為之後我就會把你推下去

有熊老師
6 min readAug 29, 2018

--

學排列組合,有幾個境界:

1. 聽懂「正確的算法」、記住某些題型 — 但是會記錯、會誤會題意

2. 能解釋「為什麼這樣算」 — 減少「不確定 / 背題 / 猜」,但也有可能一開始就想錯

3. 搞懂「錯的算法,為什麼是錯的」 — 可以即時發現錯誤

4. 學會一些「就算一開始想岔了,還是能想出答案」的方法,也就是一題多解 — 會嫌其中某些那些方法太麻煩而不用,但因此能快速確認「哪個方法是又對又快的」,看起來像是背了口訣,但其實沒有背、而且不會錯。

很多學生會有這種毛病,以為「講出一句很順的話」就是「理由」。

你問他「為什麼要 p 5取3 ,他就說「因為有5名學生,挑3份禮物,所以是p5取3」;

但這根本不是理由,他只是把「題目」唸完,再接上「他以為的算式」而已;我也可以說「有5名學生,挑3份禮物,所以是5的3次」

如果學生自己沒有能力發現這是錯的,那他就會一去不回頭,這題的分數就掰掰了。

那問題是,要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想錯了」呢? 第一步就是要「懷疑自己

其實這題,只要問自己「真的是 5個之中挑一個嗎?」 還是「3個之中挑一個」就很容易想對了。

應該都有想對吧,下面這個思路,才符合題意

大家都知道,我很提倡問學生「為什麼這樣算?」 — 而且他錯了也問、他對了也要問。

一開始被我教的學生,會反射性地以為他答錯了、所以會改答案;久了之後,會進入到「少來了,我知道我是對的」這個階段 — 但很可能他其實是錯的,然後他會開始「解釋自己(錯誤) 的答案為什麼是對的。」

這會是一個很大的進展,一方面是,他將有機會在解釋的過程中「面對」自己「其實沒有想清楚」的這個事實、直擊體驗「果然,這裡模模糊糊的,結果就是錯的」。

另一方面是,他會體驗到,當自己很肯定一件事的時候,它不一定是對的,

而你如果不「懷疑自己」、不要求自己去解釋,你可能跟本不會發現它是錯的。

當然有的時候,學生就是想對了、而且他也吸收了你的說明,能說出「為什麼是這樣算」;但這個時候還不能完全放心……

因為下一題他不一定會挑到正確角度切入;所以老師要多做一件事 — 示範 「掉進陷阱」:

然後示範爬出來。

上面提到的五個境界,如果想要「減少這個境界的錯誤率」、「更容易想到」,那就是要再往下一個境界走。

能解釋為什麼」你會更容易記住;「連 “錯的,為什麼是錯” 都知道」那你在思考對的方法時,會更少雜念; 所以當學生面臨到「一開始就想岔了」的困擾時,解脫之道,就是去學會「能把不同的切入點、即便是錯的切入點,都想下去、想清楚」。

也就是說,老師教「一題多解」不是真的為了展示「這題有很多解法哦」;而是為了讓學生「不管一開始想到的是什麼,都能想得更深一點 — 以便於確認這樣想是否正確」

當然實際上我們不會挑那些錯的、超麻煩的算法去寫;但這前提是,你要知道它是錯的 、是較麻煩的 — 你要能夠模擬出「它想下去,會是怎樣」。

學生都容易覺得麻煩、想說「反正我就記住,這樣的題目,就是這樣算」;然後有一天他們就會困惑「那為什麼不能這樣算?」

會開口問,都還是好的;有的時候「遺忘」+「困惑」+「混淆」在考試時一併爆發,然後就只能靠猜、靠零碎而錯誤的記憶

所以「老師示範給學生看」固然很重要,提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凡是有困惑的都要「試著自己想下去」 也一樣重要。

因此,有的時候,學生明明答對了,我也會試著把他往陷阱裡推:「不要管你答的對不對,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來說說看這個為什麼錯?」。

「排列組合」學習的就是思考、分析 的能力。

如果不會「懷疑自己」那錯了也不知道。 如果沒有「把問題分析下去」的能力,那也沒辦法懷疑自己。

最後,附贈一個陷阱

在進入結論之前,先附上三篇以前寫的,「排列組合」這個章節的網誌:

入門: 排列組合 入門 到 進階

巴斯卡專章: 「巴斯卡定理」有什麼意義?

進階(總整理,進度比本文更後面): 「兜圈子 = 想清楚 ≠ 白費力氣」 — 排列組合進階

總結:

「能解釋為什麼」你會更容易記住;「知道為什麼錯」你在思考對的方法時,會更少雜念;

所以當學生面臨到「一開始就想岔了」的困擾時,解脫之道,就是去學會「能把不同的切入點、即便是錯的切入點,都想下去、想清楚」。

當然實際上我們不會挑那些錯的、超麻煩的算法去寫;但這前提是,你要知道它是錯的 、是較麻煩的 — 你要能夠模擬出「它想下去,會是怎樣」

所以老師要示範「掉進陷阱裡」、「把它想到底、爬出陷阱」;甚至老師要捨得「把學生推下陷阱」。

今天你不把他們推下陷阱,改天他們還是會自己掉進去的……

--

--

有熊老師
有熊老師

Written by 有熊老師

跟大家分享「怎麼教數學」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