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熊老師陪你閒聊_08_各國文化_文字背後的故事

有熊老師
32 min readAug 22, 2018

--

一) 「John 為什麼是 約翰?」

這個問題相信許多國中學生都曾質疑過。

其實這是希伯來文、後來的日耳曼語、拉丁語系的唸法:

J放字首的時候不發「者」而是發短促的「屹兒」。 而hn要把「呵」發出來;所以John唸起來像「喲荷」。

因為聖經很早就進入中國、台灣,而且傳來的是歐洲的天主教,而非美國來的新教,聖經是依日耳曼語系的讀音去翻譯,聖經裡有位「施洗者John」就被翻譯成「施洗者約翰」。

所以「John」很早就譯為約翰;但現在我們學的是「美語讀音」,美國人會把這個字唸成「醬」,才導致「讀音 和 中譯不搭」的情形。

如果有看港劇、港片,會發現香港人把John譯成「」,就和台灣不一樣; 可能和他們多和英國人互動有關,或是因為英語已融入生活,所以譯法也就更貼近口音 (像日本人會用五十音去拼英文字一樣)。

除了「約翰」、「尊」之外,John 還有一個很常見的譯名 — 而且很難讓人聯想到……

就是「若望」。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是 Pope John Paul II。

從「若望」這個音譯,就更能理解到 字首J 在拉丁語系的讀音和英美語的不同。

.

同理,Jesus 翻成「耶穌」也是如此。 (其實 Jesus 這個名字在他在世的那個年代很常見,後世的譯者只把他翻成耶穌、其他同名的人多半翻成「約瑟」)

. ps. 即便是在美國,現在還有一些中南美洲的人、歐洲人、猶太人,會使用原本的讀音來叫名字;

有時候你光從一個白人名字的讀法,就可以猜到他是不是猶太人。

.以前在看「康熙來了」的時候發現蔡康永會把「史嘉蕾喬韓森 Scarlett Johansson 」唸成「約韓森」,所以我還上網查了一下;

我發現,美國的新聞裡都還是發「喬韓森」居多,但Scarlett Johansson 她本人的確是猶太裔的,所以蔡康永的發音應該才是正確的吧 ^^

为什么John翻译成约翰?
https://www.guokr.com/question/112641/

施洗約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D%E6%B4%97%E7%B4%84%E7%BF%B0

.

.

二) 老一輩的台語、生活中的漢字

上一輩講台語的人,會用台語講「注文」這個詞,意思是「指定、訂購」的意思

— 其實這是日本人的漢字,台灣人直接把它當中文、用台語讀出來。

老一輩的人還會用台語講「口座」指銀行戶頭、「見本」指樣品、「放送」指廣播播放、「離緣」指離婚、

便所」指廁所、「會社」指公司、「乘合」來指公車、「水道水」指自來水……

這些都是「用台語唸的漢字」 — 你講這些台語,日本人是聽不懂的; 但你在日本看到這些漢字、用台語唸一遍,就會發現這是你熟悉的名詞。

===

但也有一些漢字,不是因為台語裡有,而是現代生活中,許多遊戲、廣告文案、商店名稱裡太常出現,而被知曉的,例如:

◎ 「放題 」在日文原意是「任意」,「食べ放題」是吃到飽的意思,但後來許多店家都直接寫「放題」表示吃到飽,甚至店名就取「放題」二字。

◎ 「自慢」是「有自信」的意思,也常在店家的菜單上看到「味自慢」三個字,代表這是他的招牌菜。

— 其實這裡的「慢」當成「驕傲」,可能是隋唐時代從中國傳去日本的佛經文字。

附帶一提「我慢」是忍耐的意思 — 又不太一樣了……

◎ 「坊主」是指「光頭的人」、「和尚」,可能因為某個時期的小男孩都會被理平頭,所以也可以用來指小男生 (小鬼頭); 晴天娃娃就是「てるてる坊主」 (照照坊主)

◎ 「免許」是許可證書的意思 — 你取得了證書,以後做這件事就不用每次來徵求我的許可了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遊戲裡,通常是「武藝獲得師父認可,以後行走江湖可以報出師門」 在現實中,像駕照這類的證書,都算是一種「免許」。

.

底下分享兩個影片,介紹一些「中國人看了會誤解」的漢字。

像我以前,因為知道「腹黑」是指有陰謀,所以就把「面白」二字當成是「看起來很老實」……

看了影片,才知道它指「有趣、有意思」。

===

另外分享的三個連結,是台語裡的「外來語源」 — 特別是日本語源。

像我本來一直以為「吐司」是因為很便宜,在台語才會叫「俗胖」 — 但其實不是哦,它是日語「食パン

音思是「(不加調味) 當作主食的麵包」。

而日本人把麵包叫「パン 」其實是葡萄牙傳去日本的,然後再傳入台語的 (附帶一提,現在的法國人還是把麵包叫「胖」)

另外,水管的台語叫「ho-su」、胸罩叫「bu-la-ja」也都是外國傳去日本、再傳入台語的。

所以小時候我常問我媽「台語的這個詞,是對應到哪個中文字?」而她也不知道的時候,其實大多就是外來語。

===

中國人完全不認識的日語漢字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FDjUL8xJo

中國人完全不認識的日語漢字詞(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8s6M1i64c

臺灣閩南語常用外來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9%96%A9%E5%8D%97%E8%AA%9E%E5%B8%B8%E7%94%A8%E5%A4%96%E4%BE%86%E8%AA%9E

原來是這樣! 台語 vs 日文 http://mypaper.pchome.com.tw/jinlanc/post/1234580003/

有趣的外來語
http://chengingru.pixnet.net/blog/post/28258034-%E6%9C%89%E8%B6%A3%E7%9A%84%E5%A4%96%E4%BE%86%E8%AA%9E

.

.

三) 日本天皇沒有姓

◎ 氏名:日本人會把「姓名」寫成「氏名」,但其實「氏」是有特殊意義的。

簡單來說,「氏」是傳統貴族、天皇支系才擁有的,像「藤原」、「源」、「平」這種。

古代天皇的兄弟會被賜「宮號」,例如「小松宮」,後來他的後代就會用「小松氏」作為氏名。

所以說「氏」是用來彰顯「我的血統有多尊貴」。

但尊貴的家族發展久了,本宗也可能會沒落、興起的旁支可能會覺得: 「與其當「藤原 的遠房支系」,還不如自立門號。」

於是,就以氏名為基礎,發展出新的姓(正確來說,不能叫「姓」),叫「苗字

像「近江地區的 藤原 分支」就改姓「近藤」,在伊賀的叫「伊藤」、加賀的叫「加藤」、遠江地區的叫「遠藤」 — 這都是還是有典故、有出處的「苗字」。

.

原則上,平民不但沒有「氏」,就連「苗字」也沒有;就只有「名」而已。

但到了亂世,像戰國時代,許多當到將軍、文官的人都會給自己創一個苗字,自報名號時才不會矮人一截。

像有名的「豐臣秀吉」,在他剛加入軍隊時是叫「木下藤吉郎」; 許多歷史學者都懷疑「藤吉郎家不是貧民嗎? 怎麼會有「木下」這個苗字?」

有人說是他有錢岳父給他的、有人說是他遠親給的、也有人說是他用地名自己編的。

總之呢,自創苗字並不罕見;但如果你沒有發大財、當大官,沒家產可以留給後人,就算創了苗字也沒有意義。

所以到了民治維新前,大致上還是「平民有名無姓(無苗字)」。

所以大家玩古代背景的電玩時,看到某個npc名稱寫「助五郎」,那並不是「小角色,省略了他的姓」,而是他根本就沒有姓。

.

民治維新後,政府頒佈了「平民苗字許可令」,開放平民給自己「取一個苗字」然後去政府登記;其潛在目的是為了統計戶口,用來稽查稅目、徵調兵丁。

民眾一開始很高興,但後來馬上發現「去登記了苗字,就落了戶籍,就要開始繳稅、服兵役」,結果有許多人還是不取苗字。

於是政府又頒了「平民苗字義務令」,取苗字變成了「義務」,人人都要有,於是就變成現在這樣,每個日本人都有姓(苗字)…… 除了……

日本天皇(家族) 沒有苗字,因為他們自古就不需要賜「氏」給自己,明治維新後政府也不敢要求天皇取「苗字」,所以天皇家便成了全日本維一沒有姓(氏、苗字)的家族。

为什么日本使用「氏名」而不是使用「姓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035982

.

.

四) 韓國人「fighting!」講成「ㄏㄨㄞ挺!」 — 和「台灣國語」一樣

你知道嗎,韓語有許多講法和中文不同、反而跟台語一樣;例如:「真正」、「時間」、「希望」、「學生」。

簡單來說,閩南語 和 中原漢語分化後,保留了更多唐代(以前)的讀音和發音習慣;而從中國傳去朝鮮半島、演變成的韓語,也保留著類似的讀音。

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 ㄏ、ㄈ不分

韓劇裡的演員會把加油打氣的「fighting!」講成「ㄏㄨㄞ挺!」聽起來很可愛; 其實仔細想想,「台語腔很重的英語」也會這樣,這跟「台灣國語」會把「放這裡」講成「晃這裡」是同一回事。

這都是因為,在唐代以前,漢語其實沒有「ㄈ」這個聲母,現代讀作「ㄈ」開頭的字,在古代其實都是「ㄏ」、「ㄆ」、「ㄅ」的音。

例如 「法」讀作「ㄏㄨㄚ.」
「佛」讀作「ㄅㄨ.」
「浮」讀作「ㄆㄨ/」

韓語 雖然獨立發展出自用的許多用字,但仍舊沒有「ㄈ」音字; 小時候學語言時大腦就沒有建立起「調控口舌發出ㄈ音」的神經連結;長大後如果沒有刻意練習,就很難發出這個音。

在韓語裡「ㄈ」除了改發「ㄏ」,有時候也會發成「ㄆ」;例如韓國人讀到 5 five,會自然唸成「派」,許多韓國人講 friend 也會唸成「普rend」。

(話說昨天晚上陪我姐看 鬼怪 ,主角就講了一句「fighting (ㄏㄨㄞ挺)!」,看起來萌萌噠…… 所以就想到分享這件事給大家)

介紹底下這段短片給大家,如果想看更多關於閩語演變的有趣特色,可以看看這個:

福建人说话为什么h、f不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XuF4Yp_LA

.

.

五)韓國人不用漢字,是為了「去日本化」

我曾經問過韓國朋友:「在台灣看到韓國人名都是寫漢字,但韓國媒體、網路上看到的人名都是 諺文(拼音符號);

那麼,韓國人取名時,真的會取漢字嗎? 還是台灣人習慣把它翻成漢字呢?」

他說: 「韓國人取名時大多都會取漢字,因為韓國名字都是三個音,三個諺文拼出來的字,很難有「好的意思」、甚至可能是沒意義的三個音。

所以韓國人多半取名時還是會取漢字,但除了人名之外,就幾乎都不用漢字 — 而且「取名字」的時候用漢字,之後「寫名字」的時候又常常只拼諺文;所以台灣有些媒體、學術機構會把人家的名字翻錯。

===

那麼,韓國人不用漢字,是為了「排華」嗎? 哦哦,不是喲…… 韓國人其實是因為「仇日」所以才不用漢字的。

因為日本、韓國 在古代 (識字的文人不多的年代) ,讀書人都是寫「中文」 — 不是現在日本的那種「漢字」,而是貨真價實的中文;

這使得讀書人說的話、用的字和平民不同…… 也更容易形成階級差距

後來讀書人開始用日韓當地語溝通、但用中文字寫這些當地話,也就形成後來所謂的「漢字」。

這個現象,其實在中國也一樣,就是各地講不同的方言、但寫相同的文字,然後尋找「用中文寫下口語」的方法 — 像現在的人會寫台語「嘸通」、「水姑娘」、「囝仔」這樣。

後來(清末民初) 韓國被日本殖民,日本人刻意利用「能不能看懂漢字」來分化知識份子平民; 於是民間的反日聲浪裡,便衍生出敵視漢字的情結。 所以在獨立之後就有停用漢字的運動。

介紹這個影片給大家,影片裡還提到,日本的平假名、韓國的諺文,在古代 (讀書人都寫中文的時代) 其實是女性、小孩在使用的。

因為簡單寫、符號少,而且直接緊扣口語的讀音,所以很適合作為母語教育,就像台灣人小時候會先學「ㄅㄆㄇ」一樣。

因此到了後來,識(漢)字不多的韓國平民男性,也一樣會用諺文
— 這也奠下了日本殖民時期,以諺文作為「平民反抗統治階級」的象徵。

韩国为什么放弃汉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ECVPNoTV4&t=4s

諺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B%BA%E6%96%87

平假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3%E5%81%87%E5%90%8D

底下這篇文章介紹了日本使用漢字、戰後保留漢字的幾則故事,還滿值得一看的。

到日本玩,一半字都看得懂!日本沒廢除漢字,關鍵就在70年前的一場考試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5675&pnumber=1

.

.

六)東南亞的藝人、商人名子裡,有一個常常出現姓 Ng — 這該怎麼唸?

上網查了才知道,其實這個 Ng 就是「」的閩南語發音 (讀「嗯~」)。

但…… 姓Ng的人又不一定都姓黃…… 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因為東南亞的華人各自的原鄉(祖籍)不同,同一個中文的姓,就可能有不同的唸法;

像「黃」的粵語、潮州話、閩南語、福洲話 讀起來都不一樣。

例如大馬歌手 黃明志 的「黃」要讀作「Wee

— 既不是 Huang,也不是Ng ;

如果你看著拼音叫,至少不會叫錯、他會聽得懂 (當然啦,他懂華語,所以你叫「黃明志」他應該也是懂的)。

「我知道你姓黃」 vs 「我叫你的時候,你會聽懂 (不會叫錯人)」

這兩者相權之下,為了便於稱呼,當地人多半使用拼音來叫名字。

就好像日本人的名字,也存在「同一個漢字,有不同唸法」,所以很多人名字上面會用小字加註假名拼音。

===

但「用拼音寫名字」也有其缺陷,就是會讓人分不清它的華人姓名 (漢字) — 如果是華人後裔,大部份都還是有華人姓名的。

例如,當你看到姓Ng 的人,他有可能是

1. 「」姓的閩南裔華人、台灣人給自己翻的拼音名;

2. 「」姓的廣東裔華人,或香港人給自己翻的拼音名。

3. 「」姓的越南人,把 阮Nguyen 簡寫成Ng

4. 也許當事人不是華人、或已經不知道,他的先祖打哪來,從他小時候就知道自己姓Ng

下次如果真的遇到姓Ng 的人……就禮貌地直接問他吧 ^^|

認識東南亞華人姓氏的拼音
http://blog.udn.com/earlyblog2000/4089837

姓氏「Ng」如何发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84911

华人姓氏 (拼音) 查询
https://www.chineseinla.com/lastname/key_ng.html

.

.

七) 古人平時也不講「文言文」,要另外學

我們現在所謂的「文言文」,其用詞、文法其實比較接近秦朝時期的口語;

換言之有名的唐宋八大家,或是寫下出師表的孔明,和我們現在的學生一樣,都要學習「讀、寫 文言文」 — 他們平日裡講話不是這樣的。

咦,那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 為什麼唐朝、宋朝的人不直接寫自己的口語文字呢?

這是因為「文字」造的比「語言」的變化慢太多;就像現代人創造了「凍蒜」、「掰掰」、「我的網路腿了 (lag)」這些詞;

古代人也會發現他們口語的許多詞、音,找不到字可以寫 — 而他們的知識不夠普及,所以不像現代人能輕易地新創字詞、流傳共用。

久而久之,不同地區的人用詞、發音都會不一樣;但統一帝國裡還是要有公文,知識份子也需要溝通、寫書看書……

文字創造得太慢,有溝通、讀寫需求的知識份子,就得先學文言文來「頂著」、大家先用秦朝通用的文言文來書寫,再讓文字慢慢跟上時代變化,被「假借」或「造詞」。

就好像現在台灣的大學生都要學英文(和外國溝通、看研究報告),也許還要學程式語言(和電腦溝通);雖然是外語,卻已經在知識圈裡通用了 — 這就是古代「文言文」的地位。

所以說「台語沒有字」從某個角度來說是錯的,古代講台語的人,和講其他漢語的人,在書寫時,用的都是同樣的中文字

— 或者說,大家都沒有符合自己口語的字,都要學文言文 (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去唸它)。

為什麼會有文言文?
http://uegu.blogspot.tw/2015/03/blog-post_8.html

.

.

八) 轉注、假借,說穿了不就是「錯別字」嗎?

很多人會把「教育部國語字典」作為「最標準的用字、讀音」之參考。常常會人提醒「字典裡某字的讀音,和現實社會大家讀的不一樣」,也就是大家都讀錯了。

過幾年之後,又會發現原本認為錯的讀音,竟然被字典收錄進去
錯的 變成 對的了。
然後就會聽到抱怨「要怎麼教小孩」之類的話。

其實字典的功能不在於「頒定最正確用字、讀音」,而是要「讓外國人、小孩透過字典習得和國人溝通的能力」

如果全台灣人都講「凍蒜」、也會直接寫「凍蒜」,那外國人、下一代是不是有必要學會「凍蒜」這個詞呢? 如果是的話,字典就應該收進去。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會看到新聞說「某個網路用詞,被收錄於英國字典、大英百科全書……」 因為這些書,就是要讓外地人能融入本地文化的工具,所以當代人「全都這麼講」的詞彙就該收進去。

字音的轉變也一樣、字的借用(誤用)也一樣。 學生時代,學到「六書」裡的轉注、假借時,很多人都會質疑:

「古人可以轉注假借,那現代如果很多人都錯一樣的,那為什麼不可以視為「假借了」呢?」

我說: // 嗯,這麼說原則上沒錯,但是要「普遍都這麼用」才行,也就是「不是你怎麼寫都算對。

因為文字終究是用來「溝通」的,就算是文學創作,也是要寫給讀者看。所以雖然你的書寫規則,不一定要和古人一樣,但必須符合現代的社會共識 — 而大家都受過上一輩師長的教育,所以我們最容易共有的共識,就是上一代傳下來的。

所以除非你能確認、能證明「現在全台灣,大多數的人都像我這樣寫了」;否則就還是得接受老師、字典裡講的「正確寫法、用法」。 //

ok,閒聊完了,來看看專業的,是怎麼探討「不同時期的不同用詞,哪個才算錯別字」吧 ^^

教育部辭典事件-「錯字」是誰的標準? http://uegu.blogspot.tw/2016/03/blog-post.html

.

.

九)「象形文」畫得也不像……確定沒有搞錯的嗎?

學生讀到六書「象形、指事」的時候,可能多少會覺得「真的嗎? 不會是掰的吧?」

這是因為課本裡只有「公認正確」的範例,卻沒有呈現「古字學家 眾說紛云」的例子; 其實甲骨文的解讀並非「傳承的非常好、古人一直都看得懂」;但也不是「某個人看圖瞎掰的」 。

透過比對不同的甲骨文章,確認甲骨文「對應到 隸書 是哪個字」 — 也就是象形文的解讀,叫作「隸定」;這是從古代就開始有的學問工作。

這篇文章很有意思,透過象形文的「隸定」爭議,還順便認識了一些古文名家。

朝,真的是「十日十月」組成的嗎?
http://www.storm.mg/lifestyle/79207

.

.

10)「學者會不會把甲骨文認錯?」 — 當然會!

最有名的錯誤,也就是最頂級的學術壂堂「中研院」搞的烏龍 — 而且還是錯在他們的門面「院徽」上面。

現在中研院的院徽 (如下圖) 上面,除了中間的「雙股螺旋」和「電子軌道」之外,還有七個甲骨文字,用來象徵中研院不只研究生物、科技,也研究人文科學。

據說,本來院士們是想放上「創新、真理、卓越」這六個字的甲骨文,但古代根本沒有這六個字,只好作罷,把一篇甲骨文「已亥,王田於羌 ,在九月,隹王」(商王在已亥年九月,去羌地狩獵) 取出了七個字擺上去。

最後放在院徽上的,是「己亥王」和「「九月唯王」,這七個零散取出的字不但沒有意義,而且有四個畫錯了 — 原文中的”已”和” 隹”都因為破損,而被誤畫成了”己”和”唯”。

連頂尖學者都會搞錯的甲骨文字,我們看不懂,也是很合理的吧 ^^

中央研究院的院徽之謎 https://gushi.tw/%E4%B8%AD%E5%A4%AE%E7%A0%94%E7%A9%B6%E9%99%A2%E7%9A%84%E9%99%A2%E5%BE%BD%E4%B9%8B%E8%AC%8E/

.

.

11)「秋天的 秋」為什麼要有一個「火」字旁?

「秋天的 秋」為什麼要有一個「火」字旁? 它不是後來發展出的聲符,而是甲骨文裡符號的轉化 — 那甲骨文的「秋」為什麼要放火呢?

其實甲骨文裡,一開始的「秋」字是畫一隻蟲,代表那是個穀熟、會有 蝗蟲 來、要驅蟲的時節;

後來的甲骨文,在蟲的底下加了一個「火」的符號、再加一個「禾」的符號,代表「用火驅蟲的時節」;

傳久了,因為那個蟲太難刻,很多人看不懂、刻糊了;秦朝在開發篆書、隸書的時候,就乾脆把那個看不懂的一大坨拿掉,只留下「秋」這個字形。

立秋了,秋字為什麼要有一把火? https://oracledict.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_12.html?view=flipcard

.

.

12)「哲學」這個中文詞是日本人發明的;但「地球」是中國人先翻的

像「經濟」、「企業」、「南極圈」、「對角線」、「蛋白質」這些詞彙古代人都用不到,那這些中文名詞是哪裡來的呢?

答:「經濟」、「企業」是日本發明的「和製漢字」;因為日本比中國更早接觸西方知識,而且日本的知識份子習慣用漢字;所以在明治維新後,日本人就發明了大量的漢字譯詞,後來傳入中國。

// 據傳清末名臣兩江總督張之洞最討厭幕僚在公文上使用日本漢字用語,每見之輒以紅筆勾出,批曰:「此乃日本名詞。」

後來有人跟他說,連「名詞」這個詞兒也是日文裡的漢字,並非中文固有。張之洞無奈之下,只好將批語改成:「此乃日本土話。」 //

.

但,要注意一點,並非所有科學術語、現代用詞都是和製漢字;中國其實在 明朝、清代 就有和西方傳教士一起翻譯科學書籍 — 只是當時的一般人看不到這些專書;

日本的知識份子因為看了這些中國的書,所以在接受西方知識後,就把這些詞拿去用在他們學生的教材裡、書籍報紙上,然後再被中國的留學生學了、帶回中國。

因為中文曾經在唐朝傳入日本一次,於是上述明清時代「中文科學名詞」傳入日本的過程,就被學界稱為「二次輸出」。

像「對角線」這個用法雖然中國古代沒有,但在明代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的時候,就已經使用了這個譯名;

另外像「南極圈」是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後,和中國的官員李之藻一起翻譯的。 至於「蛋白質」則是傳教士羅存德來華後自己學漢語、自己翻的。

.

實際上,某些詞彙可能中、日兩地都有創造、演進;或者造詞者參考了他國他人的譯法。 我認為倒是不必太計較一兩個字詞「誰先發明的」,但是這篇文章裡提到「和製漢字 對中文的影響」倒是很有意思。

// 根據陳保生教授的總結,和制漢語對漢語文言文的影響中:

。第一,單字表意的文言文出現了複音化 (用兩個字、合起來表達一個意思)現象。

。第二,漢語出現複音化現象以後使得漢語的文句描述語義變得更為細緻。

。第三,漢語從傳統的文言文表述方式中轉變為西方式的表達方式,漢語的句子變長

如此這樣就有助於吸收西方各國的先進文化,理解西方思想,也就為中國近代化打下了基礎。

再進一步分析來講,中國傳統古漢語向近現代漢語變革的過程中,傳統辭彙的變革有六個方面:

。第一,雙音節、三音節乃至四音節詞空前增加(例如:

雙音節詞有:理論、自由、主義、宗教、統計、教育、科學、民族、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等,

三音節詞有:唯物論、世界觀、物理學等諸多現代學科名稱辭彙,

四音節詞如:心理作用、民族問題、原始時代、封建社會、人文主義、地主階級等)。

。第二,前綴,後綴的詞綴化構詞法大大發展,更加自覺。(中國辭彙以前雖然也有諸如老 — -,洋 — -, — -學等詞綴構詞法,但是很不發達,從日本吸收大量新名詞後,這種構詞法就成為一種語言上的自覺如:「化」「式」「炎」「力」「性」「的」「界」「型」「感」「點」「觀」「線」「論」「率」「法」「問題」「主義」「時代」「階級」「作用」等後綴構詞法,其中或多或少中國也有使用,但是總的來講,這種系統的構詞法是來自日本)

。第三,動補結構的新詞大量出現(擴大、加強、提高、改良、改善、革新、糾正等詞)。

。第四,動詞的名詞化現象突出(例如教育,生產等)。

。第五,出現一些從日本傳來的不太符合中國傳統組詞搭配習慣但生命力強的新詞(如見習、手續、取消、社會、經濟、具體、企業、肯定、直接、間接、直覺等)。

。第六,在翻譯日語的過程中,中國人還創造出一些新的辭彙,像 介詞:關於、基於、對於、由於等詞; 動詞:認為、成為、視為等詞,

這些詞的使用,對於漢語的問題,句式的表述等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

這樣的語法改變,幫助現代華人學習、討論更複雜的事物…… 卻也讓我們的文法邏輯和古代人變得不同 — 讓文言文變得更難懂……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底下這兩篇

日文對中文「提供」的「現代」「解決」「經驗」 http://hsuotto.blogspot.tw/2014/09/blog-post.html

(底下這篇文章的原出處是對岸的「之乎」;但這個網頁的內容比較完整,而且是繁體字,所以貼這個給大家)

中國向日本二次輸出的漢字詞語有哪些? https://www.getit01.com/p20171225524287002/

.

.

13) 「週期表上那些怪怪的中文字,是誰取的?」

我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問過這個問題 — 大家都知道這些字是音譯,但是誰取的? ( 誰發明這些怪字?)

翻譯週期表的,是清朝 徐壽,是他決定要用哪些字當作元素譯名的 — 但這些怪字並不是他為了週期表而發明的。

在一個很奇特的情境底下,明朝的皇族 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怪字:開國太祖朱元璋規定了後代子孫

1. 一代一代要按「木火土金水 — 五行相生」來取名

例:爸爸的名字裡有個「木字旁」的字,兒子就要「火字旁」、孫子就要「土字旁」……

2. 後代取名,要避開先輩祖先的名字

3. 皇室的名碟族譜記載十分詳細

傳個十幾代,就會發現你想幫兒子取的「金字旁」……已經都被祖先幾輩人用完了;那就只好造字啦。

所以這些「沒有人用得到」的金字旁,在明朝時就被造了出來、而且被正式的文書 (宮廷記載、史冊) 給保存了下來。

徐壽要為週期表翻譯時,就正好把它們拿來用。

===

為什麼明朝皇子起的名字,這麼像現代的化學元素週期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KPt2RUxo

徐壽 — 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90%E5%A3%BD

五德終始說 — 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BE%B7%E7%B5%82%E5%A7%8B%E8%AA%AA

.

.

14) 為什麼日本結婚禮服是白的? — 「不是」象徵純潔哦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日本新娘有時候會穿一身白,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很像喪服、是不是不吉利之類的,這套服裝叫「白無垢」 — 它的確與死亡有點關係。

白色的禮服在傳統日本通常是極重要的場合才會穿 — 一開始象徵著死亡的決心 例如切腹的儀式、敗軍將領出席談判、女性生產、和女性出嫁。

據說,女性出嫁時穿白無垢,意味著「從此與娘家斷絕」;也因著這點,對女權思想特別著重的現代新娘,可能會拒絕穿白無垢。

本來是極重要、重要到有死的覺悟才會穿的白無垢,後來就變成用來表徵儀式的盛重、被視為「最高等級的禮服」,而漸漸脫去它原有的死亡意涵。

不過現在還是可以看到白無垢的配件裡,有一把短劍,如果理解到當初這套禮服是穿著去生死交關的場合,那就能理解它的實用性; 不過現在當然是用不到,所以以現代的角度來說,這把懷劍是象徵著女性要有自保的能力。

除了白無垢外,日本傳統新娘的禮服尚有「色打掛」和「引振袖」兩種,這兩種都是彩色; 從此也可以知道,日本人並非都以 「新娘」=「純潔」=「白色」 作為新娘禮服的考量的。

白無垢的真相 http://rachelpang.blogspot.tw/2007/08/blog-post_05.html

白無垢 — 維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7%84%A1%E5%9E%A2

三種禮服的樣式 「引振袖」 是可以看到寬腰帶的那種 http://overseas-wedding.jp/irouchikake/

.

.

15) 對日本人而言 「 kami 神」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在台灣,很容易會看到日本的動漫、小說,或影集;但我們都沒有想過,傳統日本人既然普遍相信,人死後會回歸到山岳、地底(黃泉之國),或海的另一頭(彼岸),那又為何會同時信仰,主張死者會輪迴的佛教?

對日本人而言 「 kami 神」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這篇文章有很豐富的介紹,很值得看,尤其是可以跟喜歡日系動漫的學生分享其中的知識。

— —

附帶一提,文章裡提到「大和政權,獨占祭祀權」,又說和猶太教不同;它是指, 大和政權並沒有否認其他 (被他們征服的) 各部族祭拜的神祇,而是編造一些說法,讓那些神祇變成「天照大神的手下」。

而且規定各部族不可以自己主持祭典,而要由中央政府統一祭祀。 這點上,中國商代以前的部族征伐,大致上也都伴隨著信仰的整併。

— —

此外,回歸「死後世界」的這個主題上,其實每個民族的信仰都難免經過融合而有些許矛盾。

中國古代,部份的當地信仰也認為死者會回歸山岳 — 「泰山府君」便是類似冥神的存在。 而後又隨著對星體的信仰,相信南極、北極的星君們會從天上默默紀錄下人世的功過,有所謂「南斗註生,北斗註死」。

但是後來,道教、佛教也一樣併存於中國民間信仰中。 中國人一樣認為所有靈魂都會到地府接受審判,然後只有優秀到一定程度的靈魂、或是罪業被洗清的靈魂,才能上天庭(西方極樂)。

而所謂「成佛」或「位列仙班」似乎又是更優秀的靈魂才有資格的。。

所以我不覺得是日本人特別矛盾啦 — 應該說,每個文化都存有一些矛盾。

就連佛教剛創始的時候,因為當時印度還盛行婆羅門教,所以佛教經典裡還有一段是 釋迦佛祖到天上,找已經開始在婆羅門教的天庭當神仙的母親,說服他改信佛教的故事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

還…… 滿炫的,跑去說服人家的神仙改信自己的宗教 ^^|

— -

分享這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以及這個深度探討日本文化的網站 — 不只是傳統文化,也包括當前日本人的思想和習俗

對日本人而言 「 kami 神」是什麼?
http://www.nippon.com/hk/in-depth/a02902/

.

.

16)龜甲這麼硬,古人為什麼要把字刻在龜甲上?

甲骨文之所以刻在龜甲、牛肩胛骨上,是古時候的人在龜甲上鑽一個小孔、然後燒,再跟據燒出來的裂痕進行解釋、然後把解釋的文字刻在龜甲上。

所以甲骨文的內容,通常是「xx國王想狩獵,帝(天帝)降下旨意說什麼季節可以」這類的

ps. 商朝的民間是多元信仰,但王室問卜基本上只問天帝。

有的時候傳達旨意的會是已故的國王,因為王室會相信這些國王死後都上天當神(神的使者)去了。

青銅器的圖紋上,有時候會有「耳朵戴蛇」、「手抓蛇」、「腳踩蛇」的怪人;一般認為那是代表從天上降下來的神(使者) — 駕馭蛇像徵著克服生死、飛天的能力。

ps2. 商朝人狩獵的對象,有時候包含蠻族 (外族人)。

ps3. 所以說,裂痕的解釋能力、權力,世代由祭司家族所繼承、祭司家族時常會分散王權;所以在某個野心較大的國王在位時,就會企圖發動宗教改革、宣稱自己可以直接和天帝溝通。

占卜兩字的由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070293182964/videos/1729558377300822/

.

.

17) 「及物動詞」的倒裝

學生到了國中,就會學到一課國文叫「兒時記趣」,裡面有一句「徐噴以煙」,國文老師會說這是「以煙徐噴」的倒裝

其實這個很有趣,但也很讓學生困擾;我都跟學生說,「÷ 」讀作「除以」其實是中國古代數學的遺緒。

因為在普遍使用計算符號之前,中國就有「除」這個計算用的動詞了;除是「分」的意思 (主詞是「人」): — 「2除8」,也就是「2 (個人) 去分 8 (塊餅)」

所以說,8÷2 這個計算步驟,在中文的邏輯中是「2除8」;也可以說是「(人) 以2除8」。

但阿拉伯數字、計算符號 要「按計算順序由左唸到右」,所以把它倒裝成「8除以2

「徐噴以煙」是「以煙徐噴」,而「8 除以 2」是「以2除8」。

===

在這點上,英文其實也一樣, divide 也是以人,或以除數為主詞,所以 「÷ 除以」英文上也要用被動態 divided by。

加減乘除的唸法
http://www.wordsgo.com/numbers/math/how-to-pronounce-math-equations.html

.

.

18)「輻輳」、「轆轤」、「樞鈕」長什麼樣子?

之前在查「輻輳」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這個神奇的網站。網羅了中國古代各種農工、水利、車輛、計時等機械原理。

包括「農工」、「天工開物」、「物源」、「武備志」、「考工記」、「墨經」、「奇器圖說」、「武經總要」等古代工藝典籍的記載和圖說。

十分詳細,幾乎你想得到的它都有……

知道這些古代零件、工具,除了增長一些機械結構的見識外,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獲; 就是可以同時瞭解到許多中文字「為什麼是這個部首」,以及「這個字一開始,是在指什麼?」

對工藝、物理、國文 和 歷史 的教學、學習都滿有幫助的。 跟大家分享 ^^

ps. 畫面點進去後,下方、右邊的連結都可以點 (右邊是大綱目、下面是小項目)

中國古代機械工程 http://www.chiculture.net/0811/html/b01/0811b01.html

中國古代農學
https://www.chiculture.net/0810/html/a04/0810a04.html

.

.

19) 「一言不合」、「二話不說」 哪一個話少?

最近在youtube 看了許多電影的短評(谷阿幕、暴影君、阿斗、小咖…) 這些短片的製作者,為了增加趣味,常會把成語錯用。

每個人的講評風格或有不同,但我發現他們幾乎都會把「二話不說」講成是「一言不合」。

例如:「小明看到小華跟自己女朋友有說有笑,一言不合就衝上去揍了他一拳」

仔細想想,這兩句成語很有趣:

二話不說」在字面上是「沒說第二句話」; 而「一言不合」字面上是「說了一句話就鬧翻」

— 這樣看來,這兩句成語還真的可以指同一件事 — 「講了一句話,然後就……」

但實際使用時的文意,「二話不說」常常是指「什麼話都沒說」; 而 「一言不合」則是「真的有說了幾句,然後才鬧翻」。

不但略有不同,而且「二話不說」其實說的比「一言不合」少。

有數字的成語很多,或者內有「程度」用字的成語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其他例子,就是兩個成語「字面上少的那個,其實指的比較多」呢?

ps. 其實從這些短評影片裡,找出他們刻意錯用的成語,並且討論這樣錯用是否恰當、會不會有誤會or 是否真的會比較有趣;其實也是滿不錯的討論主題。

二話不說 — 教育百科
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4%BA%8C%E8%A9%B1%E4%B8%8D%E8%AA%AA

.

.

20) 為什麼英文母音要分「長、短」音?

你知道嗎,古代的英文字比現代的好記,i 就是發「伊」的音、e就是發「ㄟ」的音;所以 time 就是「踢ㄇㄟ」

但現在的英文就不是這樣,就連英國人、美國人,自己有的時候都會被發音方式搞混: 網路上有美國人問朋友「y-e-s怎麼唸?」再問他「e-y-e-s怎麼念」,結果很多人會答錯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什麼時候開始「e可發可不發」、「oo不唸「歐~~」而要唸「嗚~~」,然後又有一堆不發音的字母……?

這是英語史上著名的「母音大遷移」(Great Vowel Shift) ,有興趣的人可以點下面的文章連結去看看, 這個 blog 作者的文章都還滿有意思的~~

英文不是表音文字嗎?
http://uegu.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28.html

.

.

21)你會講多少禮敬用詞?

現在的確很多孩子都已經不會講這種敬語了。 分享給大家。

這裡頭提到了一個「免貴」,在早期的邵氏電影裡還會聽到;就是古代人重禮,初次見面總會說「貴姓」,
這個時候,回話的人就說「免貴,姓x」 意思就是「不需如此客氣」
— 清代來華的外國人不明究理,還以為「免貴」是「我」的意思。

//

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

認人不輕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說包涵

請人幫忙說勞駕,請給方便說借光

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

讚人見解用高見,自身意見用拙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到用光臨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別人離開用再見,請人不送用留步

歡迎顧客稱光顧,答人問候用托福

問人年齡用貴庚,老人年齡用高壽

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

對方字畫為墨寶,招待不周說怠慢

請人收禮用笑納,辭謝餽贈用心領

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

表演技能用獻醜,別人讚揚說過獎

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

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

快失傳的 禮儀用語
http://www.buzzhand.com/post_868071.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