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之前寫了「基督教異端 = 同人」那篇網誌後,就一直自己應該也來寫一篇「佛教版」的。 後來終於找時間看了幾本佛教思想史相關的書籍、再上網查一查資料,本來是想要整理出一個佛教教義的發展脈絡、比較;但後來發現太難整理,於是先寫了這篇。
我之所以說「太難整理」是因為佛教沒有出現像「教廷」這樣的組織 — 教廷就像是一個競技場,它讓各種宗派被迫要競爭、討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淪為「異端」。
但佛教沒有教廷,講好聽點是佛教思想百花齊放,難聽也就是各說各話。 不過,我在「基督教異端 = 同人」那篇裡說,我們應該去思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流派?」 -- 這個說法解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這種流派會輸掉、被指為異端?」-- 這個說法隱含著什麼缺點?
去進行批判性思考的訓練。
同樣的,雖然我沒辦法說各種佛教思想「誰才是異端」;也沒有辦法像基督教那樣,整理出一條教義競爭淘汰的時間軸,但我們一樣可以去練習思考「這樣的說法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學說?」。
那麼,就讓我們從釋迦牟尼創設原始佛教開始講吧……
.
.
一) 苦
首先要強調,釋迦牟尼在世時,並不是以「顯各種神通」來招攬信眾的,他的傳教,主要就是「教學」,讓別人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跟隨他、聽他的話修行。
而釋迦牟尼當時所教授的,也就是佛教的核心教義、幾乎佛教各宗派都接受的「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是「瞭解到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苦」 -- 包括你覺得開心的事,其實也是苦」。「集諦」是「知道這一切苦的原因 (業、因、緣)」「滅諦」是「斷開這一切苦的原因」「道諦」是「透過修行方法,永遠不再讓自己有業(因、緣),而能永遠地離苦」
從四諦的定義可以看出來,其本上這個教義就圍繞在一個「苦」字上面。
可能有人看我之前討論過基督教,基督教也有一個核心教義「耶穌 就是 基督」,而基督教的各種異端、流派也就是從「對這一句話的解讀」開始分歧的;可以這麼說,佛教早期分裂出不同部派,也是因為「對於 “苦” 的理解、解釋」有了分歧。
為什麼釋迦牟尼這麼強調「苦」呢? 其實應該說當時印度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乎「脫離苦難;我們可以先認識一下釋迦牟尼生活的那個印度:
1. 當時印度小國林立多戰亂,釋迦牟尼父親所統治的也是一個小國,民眾生活的確不好。
2. 婆羅門教發展到中後期,可能是傳統教義和民眾生活脫節,社會上普遍尊重「冥修、苦行」的傳道者、期待他們提供新的信仰哲學和心理開導 (包括現在為人熟知的「瑜珈」文化)。
佛經裡多有提到,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三十六種「外道」。 一個說法是,當時有36個「佛教以外」的小型教團;另一個說法是釋迦牟尼本身也是「婆羅門教以外」的36種外道之一; 不論是何定義、也許36是虛詞,但總歸可以知道,當時的印度社會很歡迎「獨立修道者」提出改革的、或全新的教義。
.
◎ 也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到,釋迦牟尼所提出的教義,並不全然是「形上學思維」,他所提的「道諦」就是一種「修行指南」 — 佛教從創始之初,就很在乎以某種方式「修行」 (而不只是遵守生活規章),這是受到當時的印度社會文化影響。
可以說「苦、集」是佛教的世界觀:而「滅」是一個過渡的階段:「知道苦、也知道了是什麼導致苦」而後要「積極地想去斬斷苦的原因」;
最後「該怎麼讓自己永離苦」,而不會斬斷了又復生、爬出來又掉回去呢? 就是靠修行,也就是「道諦」。
當然一千多年後,佛教也衍出「一念成佛」或「灌頂成佛」這種說法,把「道諦」解釋成智慧或密語,因而沒有「不斷修行」,而是一瞬間就圓滿了道諦 …… 但是…… 回首早期的佛教部派的學說,我不認為這是釋迦牟尼在世時傳法的內容啦。
因為早期各部派「全都」保有一定的「修行規則」,甚至會為了這些規則而分歧爭執、分裂;如果釋迦在世時就傳有「一念成佛」的思想,那為什麼還會有各種修行規則呢?
◎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四諦都集中在「苦」這個概念上,但 不應該 誤以為 釋迦牟尼在世時所的法,要大家離的「苦」只是世俗的「痛苦」;例如:
「世間充滿許多痛苦,就連讓你快樂的事,也會導致後來的痛苦」 -- 這樣去解釋「苦道」我認為太過敷淺;
並不是我要推崇釋迦牟尼,而是我們要考慮到上面說,釋迦在世時,印度社會已經很能接受獨立修行者; 我相信釋迦牟尼所傳的「苦道」是帶有一些抽象定義的,不單純只是感覺上的痛苦。(請接著看下一段)
.
.
二) 「苦」是「無」、「空」
如果「苦」只是「覺得難受」,那某人咬金湯匙出生、一輩子快樂;或者說「雖然有苦,但樂大於苦」呢? 是不是就不用修佛?
佛教團體很早期就開發出對於「苦」更抽象的定義 — 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苦,是因為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假的;
就好像你在網遊上夜以繼日地練了一隻Lv99的角色,但網遊業者覺得這款遊戲不賺錢、把伺服器關掉不經營了,那一切就沒了…… 不只是說「死了 (網遊關了) 也帶不走」,而是:
因為「本質是空」,所以就算會感到快樂,那也只是像螞蟻被化學物質驅動著積累食物的滿足感一樣 -- 那其實也算是「苦」;所以首先要知道「一切是苦」、知道「苦的原因 (本質是空,是如何導致這一切的苦)」;接著,要停止這一切、不再造苦因、生苦果,就只有透過修行達到「離苦」的境界。
我個人認為,釋迦牟尼在世傳教時,應該就有使用類似的文字,因此在他離世後一百多年後,佛教教團光是針對「有、無」的解釋就分裂出十幾種部派。
.
但…… 修行之後,是只會「離苦 = 歸於平靜」,還是會有「真樂」?
這個問題,可以換另一種問法: 如果「現實世界是虛假的」,那麼在這個虛假的現世之外(出世),會是空無一物,還是其實存在著一個「真實的世界」?
在釋迦牟尼離世一百多年後,佛教教團分裂,其中的一個分支「一說部」主張的就是 「現世是假,出世之後也是空無」(都是空無)。 我們可以想像,這種說法想必會讓很多人沮喪,而且它又衍生出新問題:
那「得道」是真還是假? 得道之後,既然一切皆空,那之前修行所做的、所累積的一切經歷,也都歸於零嗎?
因為佛教不同於基督教,「修行」不只是為了「讓神滿意」、「神要你照這樣做」,佛教的「道諦」相信去遵行這些規範,是可以讓人更進一步地「離苦」、「得道」的;
所以「一切皆虛無」的說法,必需要保留一個開口 — 「道諦」、「得道 (涅盤)」這類的「出世之法」本身不能是虛無的,做這些修行的事是「真的有好處」的…… 否則幹嘛修佛呢?
因此,幾乎在同一個時期,佛教教團裡就出現了另一種主張:「現世是虛假的,而 出世後有一個「真。世界」,人應該積極地讓自己出世、去「真。世界」享受真實的快樂。」
.
.
三) 「極樂淨土」的雛型
「出世後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是離苦的、可以得到真樂的世界」乍聽之下不錯,但它卻又兩個致命缺點……
1. 因為我們對於「出世之後的真實世界」不瞭解,所以當我們要想像「真樂」、「極樂」的時候,難免又都是參考現世裡的愉快、欲望 -- 這樣會讓教義變得過於敷淺、世俗化。就好像道教的文化中,求道之人辭官隱居深山、去煉丹修道,好不容易修煉成真仙、羽化飛升、位列仙班後,卻會發現自己又進到了另一個官場(天庭),一樣有上司、一樣有工作……
.
2. 佛教一直要大家相信「現世的一切皆苦、就算是快樂也是苦」,要帶領大家為了「離苦」而修行,
如果修行的目的,竟然是追求和現世差不多的快樂
-- 只因為它才是「真。世界」中的「真。快樂」-- 那會讓人感到矛盾和質疑。就好像,朋友要你別花時間在「網路戀情」上,說那些是假的、「趕快去交一個真的男/女朋友」;
但,面對面的相處真的就「真」嗎? 吃過飯、見過父母的戀情也可能說斷就斷…… 那為什麼我要拋棄你所謂的「假世界」裡感覺如此真實愛情呢?
所以這種「出世後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是離苦的、可以得到真樂的世界」,得到的支持度未必比較高。
所以我上面就說了,釋迦牟尼傳教的時候所用的教義,應該就沒有那麼敷淺 — 但也不排除他有用過「假樂/真樂」的這種說法……
釋迦牟尼曾經強調過「方便法門」的重要性;也就是「為了讓對方聽懂、為了讓對方加入修行者的行列,要舉他能懂的例子、用他熟悉的方法去譬喻」。
所以佛教日後走向分裂可以說是註定的。釋迦牟尼的言行中,究竟 哪些是「核心教義」、哪些是「方便法門」? 他在世的時候沒有主動撰文去界定,離世一兩百年自然後就變得各說各話。
事實上,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我認為「歷史因素」、「地理差異」的影響力是遠大過「教義競爭、淘汰」的。所謂「歷史」因素,除了像阿育王這種政治力量介入外,還包括釋迦牟尼創教時,整個社會對於「修行」的高接受度,和對於傳統婆羅門教義的內化與批判。
.
.
四) 修行對「現世之樂」有沒有幫助?
上面說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現世的一切都是苦」,又說「苦是因為,現世是虛假、空無的」; 但,這個說法本身也有缺點……
如果說學佛、修行,是因為「現世是假」、是為了「脫離虛假的現世」……但,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即使修行了很久) 都還是離不開現世-- 那就讓我活在這個現世幻境中吧,我不要面對「什麼都沒有的真實」、我不要去做「對現世沒幫助」的修行,不行嗎?
在基督教的歷史中,也曾經有流派主張過「神已經離開這個塵世,現世是虛假的,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活在這個有魔鬼而遠離神的世間」; 但這類的主張最後都成為異端,因為它們很容易淪為「撒旦崇拜」 — 既然神遠離我們了嘛、要到最終審判才會接觸到祂嘛,而魔鬼卻可以影響真實世界的話…… 那就拜魔鬼啊……
基督教發展出的解決之道是「聖靈」,也就是雖然神、基督都不會直接出現在世上,但聖靈還是「充滿世間」。
同樣的,為了避免信眾質疑「修行對現世沒幫助」,佛教的某些部派會主張「現世是真實的」、「現世充滿了痛苦」、「修行對於解除現世的痛苦有幫助」、「但修行得道可以到更真實的世界、享受更真的樂」。
尤其「一切皆無」的思想容易走向「頓悟」,不利於「修行」和傳教 — 因為出世之後也是空的嘛,所以再多餘修行也無用,似乎只要「瞭解到一切皆空無」就夠了……
所以在第二次結集後,佛教教團分裂,本來是教團裡幹部(上座)的僧侶、比較接近最原始佛教的僧侶,因為重視「修行」、「修行規則」,所以大多支持「出世之後,有真樂」; 甚至「上座部」中主流的「說一切有部」是主張「連現實也是 (一切都是) 真實(有)的 」 — 也就是並 不 把「四諦」中的「苦」解釋為「空」。
而另一個大教團「大眾部」,其中的「一說部」則是主張「現世是虛無的」甚至「連出世也是虛無的」,在修行戒律上就有比較多革新 — 有點類似中國後來的「禪宗」,修行對他們而言只是為了(不被凡俗所擾)「更容易悟道」,而不會因修行本身為現世的人生帶來什麼好處。
至此,也就可以看見佛教教團為了「苦,是不是空」、「哪些東西是空」而進行二維、三維的分裂了。
.
.
五) 「駭客任務」是很好的佛教教材?
為了更妥善地去說明「這個世界是虛假的」,印度佛教 (北傳佛教) 在傳來中國以前,就演化出一個主流的教義:「本性空,緣起有」。
如果看過駭客任務的話,可以這麼理解:
「緣起」就像是電影「駭客任務」裡的程式碼。而我們所處的世界「本來是空無的」。我們在「母體Matrix」建立的模擬世界(現世)之中,感受著 程式碼(緣起) 交互作用 後,讓我們誤以為真實存在的人、物;就連事態變化和心情,其實也是程式碼 (緣起)作用後的結果。人們甚至透過觀察物體的變化,發現了所謂的物理學、化學,或觀察人類活動而發現心理學、社會學;殊不知,這些科學知識都只是在模擬世界(現世)中的人,對程式碼(緣起) 的側面觀察,可以說是瞎子摸象、以管窺天。
但古代沒有駭客,古人也不瞭解大腦裡面是電波在傳遞訊號 — 和電腦一樣。 所以古代人不容易想像「程式為何能產生 ”實體” 感受? 」
這不是單純說「古人比較笨」就結束了,而是既然古人不容易建立這樣的想像,那從古代一路傳下來的「本性空,緣起有」就很可能不是「駭客任務」裡演的這樣。
就好像,我如果傳越到唐朝,在武則天的無字碑上面刻下「E=MC ² 」然後被當成神跡、流傳至今,那也不代表中國可以早一千年發明出相對論 — 他們不懂牛頓力學和「功 與 能」啊。
我認為,不排除歷代僧侶中,有思想比較前衛、具開創性的,可以想像 「我們所處的世界「本來是空無的」是因為有「緣起」的交互作用,才出現了這麼多的事、物、感受……」 但大部份的學佛之人,應該還是沒辦法跟上,就只能用自己的視野、經驗去解讀「緣起性空」學說。
.
PS1.「理解本性是空的」的知識,在佛教(中譯) 上稱為「般若」、「般若學」,可以說它就是「四諦」演化後的型態,或是特別集中在「苦、集」二諦上 — 我們會發現,北傳佛教漸漸把「苦」用「空」取代了。
我們常聽到「般若波羅蜜多」,其中「波羅蜜多」是指「到彼岸」;整句話就是「利用般若學,瞭解一切皆空,而到達真實的彼岸」 — 該本經書其實還是「般若學」。
另外「摩訶」是「大」的意思,所以佛經裡也有「摩訶般若經」,那也就是「大般若經」; 可以說「般若」才是這些句字的主角,「摩訶」、「波羅蜜多」都只是它的形容詞之類的。
PS2. 因為原始佛教就強調「現世是虛假的」,所以佛教一直就把「本性」、「出世」相對地稱為「真如」、「實相」 — 但,本性…是「空」嘛;也就是說「真如是空」、「實相是空」。
「緣起”有”,是假像;本性是實相,但它是空的」這樣的用詞雖然可以讓聽眾覺得「高深莫測」; 卻也使得佛經、高僧的論述很容易讓人誤會;甚至很多佛學討論,是建立在對前人措詞的誤解,或翻譯時的錯譯之上。
===
要寫的太多了,和「基督教的異端」那篇一樣,分成上、下兩篇好了。
上面談的佛教教義分歧,包括「本性空,緣起有」的觀點出現,都還是佛教在印度的時期就發生的。 中唐以前,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很多都是「又翻譯了一本 新的印度佛經」。
一方面是,佛教初傳到中國時,因為翻譯的佛經少,教義多由中國修佛之人自行想像 — 常常是依附道教、儒教的文化基礎,去想像地獄、極樂…… ;就像我上面說的,有的僧侶解經時根本誤會了原本經文的意思。
相較之下,新翻譯的經典往往有著更完整的世界觀、解說方法;因此每次有僧人妥善地翻譯了新的經書、戒律、教義討論集,就會對當時的中國佛教帶來新刺激。
另一方面,既然「翻譯新經書,可以取得佛教界的話語權」許多僧人也會選擇把自己的佛學見解,在譯經時加進去,而非直接著書立論。
下篇的一開頭就是要檢討「用駭客任務 理解佛學」的盲點,大家也可以先自己想一下。
.